十大正规平台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10-12 12:00 信息来源: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细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它直接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要求、模式和水平,是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完成专业与职业、专业与就业接轨的基本保障,它的制定、执行和修改调整必须严格按相关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为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管理,确保其严肃性、科学性、合理性,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第一条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关于制(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宏观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办学条件、能力、特色、优势和改革发展方向的具体实际,形成既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又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和水平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条 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立足教学过程全局,妥善处理好德、智、体、美、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等关系,注意知识内容的渗透融合和课程衔接,避免重复。

2.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并重,突出和体现专业课程特色,建立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获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

3.因材施教和注重个性发展原则。教学计划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注重体现因材施教。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的需要,还要考虑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特长、能力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满足社会的多样需要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深化教学改革的原则。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结合学校各项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及时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吸纳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

5.适应性原则。着眼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第二章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

第三条 实行两级管理。

教务处负责下达关于制定(修订)的原则意见及有关规定,组织、协调制定(修订)的原则意见及有关规定,组织、协调制定(修订)工作的实施。各系部根据教务处需求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

第四条 各系部主任为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负责人,主管副校长及教务处领导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

第五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每学期第12周,由教务处提出制定(修订)来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广泛征求意见并加以修改,报校领导审批,作为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2.各系部根据学校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的要求,在广泛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按专业培目标拟定专业的初稿,并组织广大教师进行研讨、修改。修订过程,要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认真总结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以及解决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

2)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并掌握人才培养需求变化。

3)及时吸收先进教育思想、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教学发展方向。

4)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3.教务处对送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根据原则意见审查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总学时量及其分配等,并规范、统一基本格式后进行修改。

4.教务处组织专家对新制定(修订)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并报主管副校长审批后执行。

第六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专业基本信息

2.培养标准与要求

3.专业“一专多能”培训项目

4.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

5.人才培养模式

6.教学进程安排表

7.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统计表

8.教学实施

9.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10.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11.课程标准

第七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周期

1.以年级为单位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周期内一般不再进行修订。

2.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之初的2-3年内,可以每年修订一次,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只能从新一届学生中实施。

3.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可每2-4年修订一次,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社会适应性。

第三章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执行

第八条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批准后,即成为实施人才培养的法规性文件,教学科及教研室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各门课程的教师、大纲、教材,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并据此进行教学管理。教学进程表(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和考试性质、学时及开课学期等未经教务处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第九条 每学期第14周,各系部根据《护理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下学期教学任务,教务处审核后,第15周系部根据教学任务上报任课教师,第17周教学科编排教学课程表,放假前公布课程表。

第十条 课程表下达后,各任课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开展教学工作。

认真填写《护理专业理论、实验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一式三份,任课教师、教研室、教务处各存一份,作为授课指导和教学检查的依据。

第十一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严格遵照有关教学安排和教学进度执行教学任务,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得变更,以免影响总体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调整

第十二条 要维护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保持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对稳定。对经批准并正在执行的教学进程表(教学计划),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三条 凡对经批准并正在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新设或取消课程;更改授课学时、更改授课时间、增设或取消实习、变动实习学时或时间等情况,从而导致课程结构的变更,均属教学进程(教学计划)的调整。调整教学进程表(教学计划)要慎重,要经过认真论证,依据充分,切记频繁调整。

第十四条 教学进程(教学计划)的调整程序

1.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有关教学进程(教学计划)的临时调整、变动,各教研室应在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后提出具体的调整方案,报教务处,该方案由教务处存档。

2.教务处对调整方案进行初审,由教务处长和主管副校长审批后执行。

3.教学科根据审批后的意见调整教学安排,落实教学任务。

4.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部调整(如调整基础教学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等),应由系部主任提出调整依据及具体修改意见,并提供背景材料或说明,向教务处报批。

5.教学进程(教学计划)变更申请应在排课前提出,逾期不予办理。

第十五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不能造成专业总学时的过大变动,原则上课程增删后,总学时应保持基本不变。

第五章 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十六条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到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信息反馈及时、渠道畅通,并进行有效控制。

1.教务处和各教研室主任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进程(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2.教务处及各教研室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学进程(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并注意会议内容的记录和保存。

第十七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应做到规范化和科学管理,在执行中注意以下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

1.《护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2.《护理专业课程表》

3.《护理专业理论、实验教学进度表》

4.《护理专业课程调整方案及意见》

5.《教师调课申请表》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对于违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和执行等有关规定的情况,按《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从事老年护理的人才将走俏,保健意识、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专职护理人员在就业、发展前景上十分广阔。

由此可见,护理行业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护理能力、质量的提高和护理对象、护理方式多样化的要求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中,一度被国家列为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虽然护理专业发展较快,但目前全国1:1的医护比例依然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

除了公立医疗部门对护理专业旺盛的就业需求,国内私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机构、养老院、家政服务行业等,也都需要正规院校毕业的护理专业人员。从每万人拥有的医护人员比例上看,我国的专业护理专业就业前景总体良好,人员缺口大。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贴近社会需求,就业稳定,下得去,留得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农村需要的骨干力量。

护理专业教学遵循教育规律,立足于学校专业科学建设发展,立足于护理(助产)专业科学建设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面向社会需求,为专业建设发展服务,坚持护理教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以强化护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突出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职业技能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注重宏观管理与微观把握有机结合,重点推进护理(助产)专业内涵建设,完善具有我校职业技能、护理专业特色的中职教育教学制度体系;加强学科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突出重点、优化布局结构,整体推进,促进护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从而适应医学技术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层次

(三)招生对象

应往届初中、高中、职高毕业生及退伍军人、社会人员

(四)基本学制

全日制3年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护士

护士执业业资格证

临床护理

2

护士、医疗救护员

护士执业业资格证

医疗救护员资格证

 急救护理

3

护士、护理员

护士执业业资格证

 社区护理

4

护士、医疗护理员

护士执业业资格证

养老护理员资格证

 老年护理

(六)毕业条件

1.德、智、体、美良好,学生管理部门考核达标;

2.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

3.完成各实践性环节(如军训、岗前培训、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的学习,成绩合格;

4.参加毕业考试,成绩合格;

5.取得双证书(毕业证书、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二、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护理事业发展的服务需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保健服务机构为医院和各类护理机构,培养具有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临床、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观、敬业精神,正确认识护理专业,培养积极的专业情感,尊重和爱护护理对象。

2)具有诚实守信、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3)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4)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5)具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专业知识

1)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能力。

3)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护理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初步应急处理的能力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5)具有正确使用常用医疗仪器设备与保养的能力。

6)具有为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传染病控制、消毒隔离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7)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8)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的能力。

3.专业技能

1)能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步骤,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具有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信息资料的能力。

4)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5)能够初步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

 

三、护理专业“一专多能”培训项目

学期

项目

培训内容

第一

学期

普通话

普通话的概念,正确声母、韵母、声调的使用及训练,提高用语用字规范,建立良好的语言氛围。

第二

学期

计算机操作员

计算机基础知识、Internet及网络知识、Windows2003操作系统、Word2003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Powerpoit2003演示文稿及基本网页制作。

 

 

第三

学期

保育员

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基本特点;婴幼儿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托幼机构法规基础知识;托幼机构的安全、卫生工作要求以及预防性消毒方法;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常规;具备托幼机构保育员工作的基本能力。

第四

学期

健康管理师

医学基础知识、健康基本知识、健康评估、健康危险因素管理、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常见疾病健康管理、健康保险、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成效评估、健康管理师教育与培训、社区健康管理

第六

学期

护考

培训

内、外、妇、儿、基的基础知识,将疾病按系统分类,按照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频率,列出护士在执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常见疾病。根据特定的疾病背景下,护士完成特定的护理任务所需要的特定护理知识,以及完成护理工作应该具备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工作有关的社会医学、人文知识等。

 

四、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研究本专业职业标准作为切入点,以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技能点及相关知识点为核心,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开发、整合课程,形成课程体系。

(二)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归属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课程

1.临床护理

对内、外、妇、儿、急危重症等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后,制定护理计划,运用基本技术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对各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进行效果评价。

1.具备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观察、判断和护理能力。

3.具有正确规范执行医嘱,熟练完成各项治疗技术能力。

4.具有正确使用和保管常用药物,包括急救药物的能力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判断监测能力和护理能力。

5.具有对危急重症患者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6.具有熟练使用急救仪器设备与保养的能力。

7.能熟练完成手术室护理工作,熟练配合各类常见手术。

8.具有实施一般康复护理和初步的康复指导能力。

9.具有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能力。

10.具有正确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件记录的能力,能运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医疗护理文件记录、进行信息交流。

11.初步具备护理科研意识。

1.内科护理

2.外科护理

3.妇产科护理

4.儿科护理

5.心理与精神护理

6.计算机应用基础

7.急危重症护理

8.健康评估

9.人文护理

10.药物学基础

11.护理学基础

12.老年护理

13.社区护理

14.与创业指导

 

 

 

2.社区护理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导向,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进行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对特殊人群保健指导,进行家庭访视与评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实施社区护理服务。

1.具有针对社区不同人群、家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2.具有针对对各类慢性病患者、老年及妇幼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能力。

3.具有初步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4.能协助和指导临终患者家属对临终患者提供恰当的关怀照顾。

5.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理技术,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护理和护理指导。

6.具有良好的护理沟通能力及心理护理技巧。

7.具有一定的家庭访视能力。

1.社区康复

2.药物学基础

3.健康评估

4.内、外、妇、儿、

等护理

5.基础护理技术

6.社区护理

7.老年护理

8.精神与心理护理

9.健康教育

 

 

3.急救护理

对内、外、妇、儿、急危重症等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后,制定护理计划,运用基本技术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对各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进行效果评价。能快速对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1.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

1.急危重症护理

2.药物学基础

3.健康评估

4.内、外、妇、儿、

等护理

5.基础护理技术

6.社区护理

7.老年护理

8.精神与心理护理

9.重症监护技术

4.老年护理

对内、外、妇、儿、急危重症等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后,制定护理计划,运用基本技术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对各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进行效果评价。具有对老年常见健康问题进行额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1.具有老年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对老年常见病进行防治与护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1.老年护理

2.药物学基础

3.健康评估

4.内、外、妇、儿、

等护理

5.基础护理技术

6.社区护理

7.人文护理

8.精神与心理护理

9.老年保健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

体育与健康、英语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基础

职业基础课程

生物化学基础、解剖学基础、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健康教育

职业技能课程

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基础、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

职业拓展课程

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文护理、心理与精神护理、社区康复、健康教育

(四)核心课程描述

1.《护理学基础》   教学时数:210学时

1)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专业支撑课程模块。本课程依据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讲授护理专业的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生命周期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模块奠定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

2)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按照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进行出入院护理、生活护理、临终护理等基本护理,解决护理对象的基本健康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整体护理、护理程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牢固服务意识,自觉遵守奉献、诚信、慎独等职业道德,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敏锐观察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3)教学内容:医院和住院环境;基础生活护理;饮食与营养护理;治疗护理;给药护理;排泄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管理等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谈论法、课堂讨论法、示教法、实验法、角色扮演、电教、临床见习等。

5)考核方式:参照《护理专业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2.《内科护理》   教学时数:144学时

1)课程简介:《内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内科疾病及其防御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故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通过学习,学生将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危重病的配合抢救能力。

2)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说出内科常见、多发疾病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要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牢固服务意识,自觉遵守奉献、诚信、慎独等职业道德,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敏锐观察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3)教学内容: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以及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技术。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谈论法、课堂讨论法、示教法、实验法、角色扮演、电教、临床见习等。

5)考核方式: 参照《护理专业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3.《外科护理》   教学时数:144学时

1)课程简介:《外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外科疾病及其防御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故学好外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通过学习,学生将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外科急、危重症病人实施抢救配合。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要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牢固服务意识,自觉遵守奉献、诚信、慎独等职业道德,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敏锐观察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3)教学内容:外科失衡患者的护理、外科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麻醉患者的护理、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外科损伤患者的护理、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颈部外科患者的护理、胸部外科患者的护理、腹部外科患者的护理、肛肠外科患者的护理、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骨外科患者的护理、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手术室护理。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谈论法、课堂讨论法、示教法、实验法、角色扮演、电教、临床见习等。

5)考核方式:参照《护理专业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4.《儿科护理》      教学时数:72学时

1)课程简介:《儿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依据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置的一门课程,也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讲授社区儿童护理及患病儿童护理知识、儿童专科护理技能及与儿童的沟通交流技能,将对儿童及家庭进行整体护理的理念贯穿于课程中。本课程为护理专业学生定岗实习打下基础。

2)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儿童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期心理特点,并对儿童期常见病、传染病及危重症实施护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要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养成儿科护士慎独、诚信、同情、爱护与关心的职业素养。

3)课程内容:儿童生长发育、预防保健、营养与喂养、儿童期心理特点及护理、儿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儿童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与管理、常见急症患儿的紧急情况处理与护理。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谈论法、课堂讨论法、示教法、实验法、角色扮演、电教、临床见习等。

5)考核方式: 参照《护理专业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5.《妇产科护理》   教学时数:72学时

1)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课程按照人的“生命周期”,依据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妇产科护理中的生理解剖、生理病理产科、不孕症、计划生育和儿科护理的新生儿疾病护理等内容整合构成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突出“以家庭为中心实施母婴护理”的专业护理特色,针对孕产妇、胎儿与新生儿及其家庭从正常到异常、从预防保健到疾病护理,为学生从事临床实践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

2)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对正常、异常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实施护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要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课程学习,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职业品质,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应对紧急状况并初步处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内容:妇产科护理基本概念与发展趋势,相关伦理与法律问题,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护理,高危妊娠概念与监护方法,妊娠并发症护理,妊娠合并发症护理,异常分娩护理,分娩期并发症护理,产后并发症护理高危护理,不孕症与计划生育以及常用诊疗与护理技术。授课内容涵盖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谈论法、课堂讨论法、示教法、实验法、角色扮演、电教、临床见习等。

5)考核方式: 参照《护理专业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6.《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时数:54学时

1)课程简介:《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是依据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发展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培养护理岗位所需的应急处理、配合抢救、专科护理技术等专业能力。在学习专业支撑课程、生命周期课程等前期课程的基础上,为项岗实习奠定基础,并对学生院前急救和紧急救护职业能力的养成起到支撑作用。

2)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基本知识同时掌握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和配合。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要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高度的责任意识、团作协作精神、有条不紊、珍视生命等职业素养。

3)课程内容:急救医疗体系的组成和管理、院外急救护理、急诊科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常用中毒病人的救护、意外伤害病人的救护等。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谈论法、课堂讨论法、示教法、实验法、角色扮演、电教、临床见习等。

5)考核方式: 参照《护理专业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五、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专业计划采用的是“大护理、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部分班级进行试点。所谓“大护理”指的是学生依托护理专业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需条件,同时选择急救、社区、老年三个小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在第四学期有针对性的对该方向的核心理论内容和技能操作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阶段(2年):在校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课,为缩短学生进入临床的适应期,加强学生假期专业社会实践的管理,严格时间、保障质量、加大监督、提高要求,督促学生做好进入临床的铺垫学习。

第二阶段(1年):为临床实习阶段,主要在临床由教学医院完成的临床实习。为了实现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目标,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据病例结合实际开展床边教学,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理论与临床结合;临床实习一年期间严格执行实习大纲,进行科室实习轮岗,并结合学生实习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或案例教学。

 

六、教学进程安排表

                                    (一)护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分类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考核形式

总学时

理论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Ⅰ学年

Ⅱ学年

Ⅲ学年

考试

考查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6学期

17周

17周

17周

15周

32周

公共基础课程

1

就业与创业指导

A

 

3

30

22

8

 

 

2

 

毕业实习32周.1280学时,内科8周,外科8周,妇产科4周,儿科4周,急症抢救4周,手术室4周

2

体育与健康

C

1.2

 

60

2

58

2

2

 

 

3

英语基础模块

A

1

2

120

88

32

4

4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A

 

2

30

24

6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C

1

2

60

10

50

2

2

 

 

6

语文基础模块

A

1

2

60

44

16

2

2

 

 

A.公共基础课小结

 

 

 

360

190

170

10

12

2

 

专业基础课程

7

生物化学基础

B

1

 

38

30

8

3

 

 

 

8

解剖学基础(含组织与胚胎学)★

B

1

 

90

60

30

6

 

 

 

9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B

1

 

60

48

12

4

 

 

 

10

生理学基础★

B

2

 

60

48

12

 

4

 

 

11

病理学基础(病理生理部分)

B

2

 

36

30

6

 

4

 

 

12

药物学基础★

B

2

 

72

54

18

 

5

 

 

B专业基础课程小结

 

 

 

356

270

86

13

11

 

 

专业课程

13

健康评估

B

2

 

54

36

18

 

4

 

 

14

护理学基础★

B

2.3

4

210

90

120

 

2

8

4

15

内科护理(含传染病护理学)★

B

3.4

 

144

120

24

 

 

5

5

16

外科护理★

B

3.4

 

144

120

24

 

 

5

5

17

妇产科护理★

B

3

 

72

60

12

 

 

5

 

18

儿科护理★

B

4

 

72

60

12

 

 

 

5

19

社区护理

B

 

3

36

30

6

 

 

2

 

20

心理与精神护理

B

 

3

36

30

6

2

 

 

 

21

老年护理

B

 

4

34

30

4

 

 

 

2

22

人文护理(含护理伦理与法规)

A

 

1

22

22

 

 

 

 

1

23

急危重症护理

B

4

 

54

30

24

 

 

 

4

C.专业课程小结

 

 

870

628

242

2

6

25

25

D.必修课总计

 

 

 

1526

1044

482

23

27

27

25

E.军训

 

 

1

40

 

40

1周

 

 

 

F.入学教育

 

 

1

30

30

 

1周

 

 

 

G.岗前培训

C

 

4

120

120

 

 

 

 

4周

H.临床见习

 

1.2.3

 

240

 

240

2周

2周

2周

 

I.临床实习

 

5.6

 

1280

 

1280

 

 

 

32周

合计

 

 

 

3236

1194

2042

 

 

 

 

选修课模块

1

护患纠纷的预防与处理

C

 

2

16

12

4

 

1

 

 

2

护患沟通

C

 

3

16

12

4

 

 

1

 

3

临床预诊分诊与应用

C

 

4

16

12

4

 

 

 

1

毕业考试课程

1

护理学基础

 

每学期开课门次

合计

34

8

11

7

8

2

内科护理学

 

考试门次

合计

22

7

6

4

4

3

外科护理学

 

考查门次

合计

12

1

5

3

4

 

 

                                 (二)护理专业(老年方向)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分类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考核形式

总学时

理论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Ⅰ学年

Ⅱ学年

Ⅲ学年

考试

考查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6学期

17周

17周

17周

15周

32周

公共基础课程

1

就业与创业指导

A

 

3

30

22

8

 

 

2

 

毕业实习32周.1280学时,内科8周,外科8周,妇产科4周,儿科4周,急症抢救4周,手术室4周

2

体育与健康

C

1.2

 

60

2

58

2

2

 

 

3

英语基础模块

A

1

2

120

88

32

4

4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A

 

2

30

24

6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C

1

2

60

10

50

2

2

 

 

6

语文基础模块

A

1

2

60

44

16

2

2

 

 

A.公共基础课小结

 

 

 

360

190

170

8

10

2

 

专业基础课程

7

生物化学基础

B

1

 

38

30

8

3

 

 

 

8

解剖学基础(含组织与胚胎学)★

B

1

 

90

60

30

6

 

 

 

9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B

1

 

60

48

12

4

 

 

 

10

生理学基础★

B

2

 

60

48

12

 

4

 

 

11

病理学基础(病理生理部分)

B

2

 

36

30

6

 

2

 

 

12

药物学基础★

B

2

 

72

54

18

 

5

 

 

B专业基础课程小结

 

 

 

356

270

86

13

11

 

 

专业课程

13

健康评估

B

2

 

54

36

18

 

4

 

 

14

护理学基础★

B

2.3

4

210

90

120

 

2

8

4

15

内科护理(含传染病护理学)★

B

3.4

 

144

120

24

 

 

5

5

16

外科护理★

B

3.4

 

144

120

24

 

 

5

5

17

妇产科护理★

B

3

 

72

60

12

 

 

5

 

18

儿科护理★

B

4

 

72

60

12

 

 

 

5

19

社区护理

B

 

3

36

30

6

 

 

2

 

20

心理与精神护理

B

 

3

36

30

6

2

 

 

 

21

老年护理★

B

4

 

34

30

4

 

 

 

2

22

老年保健(含安宁护理内容)

B

4

 

24

12

12

 

 

 

2

23

人文护理(含护理伦理与法规)

B

 

1

22

22

 

 

 

 

1

24

急危重症护理

B

4

 

54

30

24

 

 

 

43

C.专业课程小结

 

 

 

894

640

254

2

6

25

27

D.必修课总计

 

 

 

1550

1056

494

23

27

27

29

E.军训

 

 

1

40

 

40

1周

 

 

 

F.入学教育

 

 

1

30

30

 

1周

 

 

 

G.岗前培训

C

 

4

120

120

 

 

 

 

4周

H.临床见习

 

1.2.3

 

240

 

240

2周

2周

2周

 

I.临床实习

 

5.6

 

1280

 

1280

 

 

 

32周

合计

 

 

 

3260

1206

2054

 

 

 

 

选修课模块

1

护患纠纷的预防与处理

C

 

2

16

12

4

 

1

 

 

2

护患沟通

C

 

3

16

12

4

 

 

1

 

3

临床预诊分诊与应用

C

 

4

16

12

4

 

 

 

1

毕业考试课程

1

护理学基础

 

每学期开课门次

合计

35

8

11

7

9

2

内科护理学

 

考试门次

合计

24

7

6

4

6

3

外科护理学

 

考查门次

合计

11

1

5

3

3

 

 

                            (三)护理专业(急救方向)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分类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考核形式

总学时

理论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Ⅰ学年

Ⅱ学年

Ⅲ学年

考试

考查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6学期

17周

17周

17周

15周

32周

公共基础课程

1

就业与创业指导

A

 

3

30

22

8

 

 

2

 

毕业实习32周.1280学时,内科8周,外科8周,妇产科4周,儿科4周,急症抢救4周,手术室4周

2

体育与健康

C

1.2

 

60

2

58

2

2

 

 

3

英语基础模块

A

1

2

120

88

32

4

4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A

 

2

30

24

6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C

1

2

60

10

50

2

2

 

 

 

6

语文基础模块

A

1

2

60

44

16

2

2

 

 

 

A.公共基础课小结

 

 

 

360

190

170

8

10

2

 

专业基础课程

7

生物化学基础

B

1

 

38

30

8

3

 

 

 

8

解剖学基础(含组织与胚胎学)★

B

1

 

90

60

30

6

 

 

 

9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B

1

 

60

48

12

4

 

 

 

10

生理学基础★

B

2

 

60

48

12

 

4

 

 

11

病理学基础(病理生理部分)

B

2

 

36

30

6

 

2

 

 

12

药物学基础★

B

2

 

72

54

18

 

5

 

 

B专业基础课程小结

 

 

 

356

270

86

13

11

 

 

专业课程

13

健康评估

B

2

 

54

36

18

 

4

 

 

 

14

护理学基础★

B

2.3

4

210

90

120

 

2

8

4

 

15

内科护理(含传染病护理学)★

B

3.4

 

144

120

24

 

 

5

5

 

16

外科护理★

B

3.4

 

144

120

24

 

 

5

5

 

17

妇产科护理★

B

3

 

72

60

12

 

 

5

 

 

18

儿科护理★

B

4

 

72

60

12

 

 

 

5

 

19

社区护理

B

 

3

36

30

6

 

 

2

 

 

20

心理与精神护理

B

 

3

36

30

6

2

 

 

 

 

21

老年护理

B

 

4

34

30

4

 

 

 

2

 

22

人文护理(含护理伦理与法规)

A

 

1

22

22

 

 

 

 

1

23

急危重症护理★

B

4

 

54

30

24

 

 

 

3

24

重症监护技术

B

4

 

24

16

8

 

 

 

4

C.专业课程小结

 

 

 

894

644

250

2

6

25

27

D.必修课总计

 

 

 

1550

1060

490

23

27

27

29

E.军训

 

 

1

40

 

40

1周

 

 

 

F.入学教育

 

 

1

30

30

 

1周

 

 

 

G.岗前培训

C

 

4

120

120

 

 

 

 

4周

H.临床见习

 

1.2.3

 

240

 

240

2周

2周

2周

 

I.临床实习

 

5.6

 

1280

 

1280

 

 

 

32周

合计

 

 

 

3260

1210

2550

 

 

 

 

选修课模块

1

护患纠纷的预防与处理

C

 

2

16

12

4

 

1

 

 

2

护患沟通

C

 

3

16

12

4

 

 

1

 

3

临床预诊分诊与应用

C

 

4

16

12

4

 

 

 

1

毕业考试课程

1

护理学基础

 

每学期开课门次

合计

35

8

11

7

9

2

内科护理学

 

考试门次

合计

22

7

6

4

5

3

外科护理学

 

考查门次

合计

12

1

5

3

4

 

                         (四)护理专业(社区方向)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分类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考核形式

总学时

理论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Ⅰ学年

Ⅱ学年

Ⅲ学年

考试

考查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6学期

17周

17周

17周

15周

32周

公共基础课程

1

就业与创业指导

A

 

3

30

22

8

 

 

2

 

毕业实习32周.1280学时,内科8周,外科8周,妇产科4周,儿科4周,急症抢救4周,手术室4周

2

体育与健康

C

1.2

 

60

2

58

2

2

 

 

3

英语基础模块

A

1

2

120

88

32

4

4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A

 

2

30

24

6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C

1

2

60

10

50

2

2

 

 

6

语文基础模块

A

1

2

60

44

16

2

2

 

 

A.公共基础课小结

 

 

 

360

190

170

8

10

2

 

专业基础课程

7

生物化学基础

B

1

 

38

30

8

3

 

 

 

8

解剖学基础(含组织与胚胎学)★

B

1

 

90

60

30

6

 

 

 

9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B

1

 

60

48

12

4

 

 

 

10

生理学基础★

B

2

 

60

48

12

 

4

 

 

11

病理学基础(病理生理部分)

B

2

 

36

30

6

 

2

 

 

12

药物学基础★

B

2

 

72

54

18

 

5

 

 

B专业基础课程小结

 

 

 

356

270

86

13

11

 

 

专业课程

13

健康评估

B

2

 

54

36

18

 

4

 

 

14

护理学基础★

B

2.3

4

210

90

120

 

2

8

4

15

内科护理(含传染病护理学)★

B

3.4

 

144

120

24

 

 

5

5

16

外科护理★

B

3.4

 

144

120

24

 

 

5

5

17

妇产科护理★

B

3

 

72

60

12

 

 

5

 

18

儿科护理★

B

4

 

72

60

12

 

 

 

5

19

社区护理★

B

3

 

36

30

6

 

 

2

 

20

社区康复

B

4

 

26

22

4

 

 

 

2

21

健康教育

B

 

4

24

16

8

 

 

 

2

22

心理与精神护理

B

 

3

36

30

6

2

 

 

 

23

老年护理

B

 

4

34

30

4

 

 

 

2

24

人文护理(含护理伦理与法规)

A

 

1

22

22

 

 

 

 

1

25

急危重症护理

B

4

 

54

30

24

 

 

 

4

C.专业课程小结

 

 

 

920

666

254

2

6

25

29

D.必修课总计

 

 

 

1576

1082

494

23

27

27

31

E.军训

 

 

1

40

 

40

1周

 

 

 

F.入学教育

 

 

1

30

30

 

1周

 

 

 

G.岗前培训

C

 

4

120

120

 

 

 

 

4周

H.临床见习

 

1.2.3

 

240

 

240

2周

2周

2周

 

I.临床实习

 

5.6

 

1280

 

1280

 

 

 

32周

合计

 

 

 

3286

1232

2054

 

 

 

 

选修课模块

1

护患纠纷的预防与处理

C

 

2

16

12

4

 

1

 

 

2

护患沟通

C

 

3

16

12

4

 

 

1

 

3

临床预诊分诊与应用

C

 

4

16

12

4

 

 

 

1

毕业考试课程

1

护理学基础

 

每学期开课门次

合计

36

8

11

7

10

2

内科护理学

 

考试门次

合计

24

7

6

5

5

3

外科护理学

 

考查门次

合计

12

1

5

2

5

 

七、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统计表

(一)护理专业

学期

学期

总课时

理论

课时

占比

实验实

践课时

占比

备注

第一学期

480

241

50.21%

239

49.79%

第二学期

482

271

56.22%

211

43.78%

第三学期

552

352

63.77%

200

36.23%

第四学期

442

330

74.66%

112

25.34%

第五、六学期

1280

0

0

1280

100%

总和

3236

理论

1194

实验

2042

理论:实验

1:1.71

(二)护理专业(老年方向)

学期

学期

总课时

理论

课时

占比

实验实

践课时

占比

备注

第一学期

480

241

50.21%

239

49.79%

第二学期

482

271

56.22%

211

43.78%

第三学期

552

352

63.77%

200

36.23%

第四学期

466

342

73.39%

124

26.61%

第五、六学期

1280

0

0

1280

100%

总和

3260

理论

1218

实验

2042

理论:实验

1:1.68

(三)护理专业(急*救方向)

学期

学期

总课时

理论

课时

占比

实验实

践课时

占比

备注

第一学期

480

241

50.21%

239

49.79%

第二学期

482

271

56.22%

211

43.78%

第三学期

552

352

63.77%

200

36.23%

第四学期

466

346

74.25%

120

25.75%

第五、六学期

1280

0

0

1280

100%

总和

3260

理论

1218

实验

2042

理论:实验

1:1.71

(四)护理专业(社区方向)

学期

学期

总课时

理论

课时

占比

实验实

践课时

占比

备注

第一学期

480

241

50.21%

239

49.79%

第二学期

482

271

56.22%

211

43.78%

第三学期

552

352

63.77%

200

36.23%

第四学期

492

366

74.4%

126

25.6%

第五、六学期

1280

0

0

1280

100%

总和

3286

理论

1230

实验

2056

理论:实验

1:1.67

 

八、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础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按照护理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能力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强化“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体现专业特点,保证“教、学、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能。为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应合理安排课程,调配教师,组织与管理好课程,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配合作,完成见习、实习计划。

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行业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共同保证本标准的实施质量。

教材建设应依据本标准和教学策略进行,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专家参与,打破长期以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二元分离的格局,以“过程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关注需求、注重实践、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和执业医师(助理)资格考试的 “考点”,根据新时期医疗卫生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 “以用为本,够用为度,增强实效”的特点,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体系。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科学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教学质量检查、分析和监控制度化,执行规范、严格并有创新。要及时、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教师、学生以及行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九、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学校专任教师应具有对应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生学习能力,适应医疗行业发展需求。

1.专任教师要求

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2.兼职教师要求

学校应有一支稳定的行业专家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3.专业师生比

护理专业师生比不低于1:30,课堂教学师生比例:1:40,实训教学1:20,师资配置合理。

4.核心课程教师的专业、教学、科研能力要求

核心课程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历,且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定期到医院进修、学习、观摩,熟悉医院情况。具有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课程中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5.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教学、科研能力要求

专业带头人有多年的教学经历,且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有本科以上学历,定期到医院进修、学习、观摩,熟悉医院情况。具有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主持农村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专业中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实验实训条件

本专业配置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室

序号

实验实训室名称

实训项目

备注

1

基础护理实训室

1.铺床法

2.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3.运送病人(轮椅、平车、单架)

4.卧位的安置

5.皮肤护理

6.无菌技术

7.隔离技术

8.超声雾化吸入法

9.药业抽吸、各种注射手法练习

10.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11、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法

静脉输液及留置针

12.口腔护理

1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

14.导尿术(男、女留置导尿术)

15.鼻饲法

16.灌肠法

17.吸氧法

18.静脉输液及留置针

2

健康评估实训室

1.头、颈部及一般状态检查

2.肺脏检查

3.心脏检查

4.腹部检查

5.心电图检查、操作

6.病史采集

3

内科护理实训室

1.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2.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3.呼吸肌功能的训练

4.动、静脉血标本采集

5.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配合

6.糖尿病人饮食护理

7.微量血糖的测定

8.休克型肺炎的抢救配合

9.急性左心衰的抢救配合

4

外科护理实训室

1.辨识常用手术器械

2.外科刷手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3.手术器械台的铺设和管理

4.缝合、打结术

5.结肠造口护理

6.换药术

7.绷带包扎

8.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5

妇产科护理实训室

1.产前检查评估

2.妇科检查

3.局部治疗(坐浴、会阴擦洗)

4.正常分娩

5.异常分娩

6.会阴侧切与缝合

7.计划生育

6

儿科护理实训室

1.小儿体格测量

2.新生儿盆浴

3.头皮静脉穿刺

4.光疗法

5.约束法

7

急救护理实训室

1.吸痰书

2.洗胃术

3.成人心肺复苏术

4.儿童心肺复苏术

5.电除颤术

6.简易呼吸机使用

7.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护理

8.有机磷中毒的抢救配合

9.心脏骤停的抢救配合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满足护理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别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

选择教学医院、县级及以上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教学见习项目的要求。

学校应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时,明确管理职责;学校应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学校与医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教材选用

今选用“十二五、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四)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与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标准,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毕业实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制订核心基础及专业课程标准,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实训指导、试题库、图片资源、部分课程视频等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学校网络资源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内完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

(五)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发展和探索过程,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模式要依据护理岗位能力需求,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开展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见习,熟悉医院环境及临床工作内容;同时增加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临床技能实训等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自信心,使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应对执业准入的能力也得到加强。开展技能考核、技能竞赛等,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学边做,同时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将工作岗位情景化、工作过程项目化,促进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紧密对接。使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转换。

2.教学手段与组织

1)教学组织

护理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以护理基本技能训练、临床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实习、毕业实习逐步深化为原则,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内容特色为原则选择教学模式、授课地点;以胜任“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为原则,配备专兼职教师。

2)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加强第一课堂建设,强化教书育人: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将职业道德培养目标融入本专业课程建设中,突出教学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强化活动育人:建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课程,依据“两课”、人文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医德知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组织义工服务、“三下乡”活动和社区志愿者服务,定期深入社区进行卫生宣传与健康服务;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突出入学教育、主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社团、社会实践,建立学生活动课程。强化职场育人,通过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在职场环境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

3.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1)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所有课程均参加考核。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选修3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时,学参加补考、重修直到考试合格。考核方式:参照《护理专业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3)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评价。由班主任、教师、学生、行业、实习单位共同参与评价。

4)教师通过建立单元测试制度(月考和半月考)和各门课程的单元测试题库来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建立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5)实践性强的课程均应进行技能考试,成绩按比例汇总入总分。

6)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基地要对学生在每一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实习手册中填写“临床实习考核表”。临床实习各科出科考核全部通过后,记为合格。

7)毕业考试课程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基础护理》理论综合考试。

8)学生1-4学期所有课程评价合格,并通过毕业考试,方准予毕业。

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一)毕业生可参加医药卫生类“三校生”招生考试,继续读高职或本科;

(二)毕业生可通过成人高考提升学历,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三)建议继续深造专业:  

 高职: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本科:护理专业

十一、课程标准

现用学校内部编写的课程标准。

 

Copyright © 2021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2202530146号
技术支持: